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能建设,弘扬“四热爱”(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热爱学术)职业道德理念,切实提高我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才华、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和成长成才的平台,调动和激励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贡献才智。
 
   
 
  二、参赛课程和对象:
 
     (一)参赛课程
 
  所有已开设的本科理论教学课程(含“形势与政策”课、“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课)均可参赛。
 
  (二)比赛内容
 
  初赛、复赛阶段的讲解内容均为绪论(导论、概述)。“形势与政策”课比赛内容为指定专题。决赛内容为课程的绪论或其他部分,教师自定。
 
  (三)参赛对象:
 
  1.参赛教师必须为本科课程主讲教师,年龄在45周岁以下,未曾获得过上一届讲课比赛一、二等奖的教师。
 
  2. 符合以上要求的各级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程、资源共享课程、双语教学课程主讲教师必须参加。
 
  3. 符合以上要求的首开课教师必须参加。
 
  4. 符合以上要求的未满35周岁的教师必须参加。
 
   
 
  三、竞赛程序:
 
     竞赛分宣传报名、师道讲堂、名师示范、国赛观摩、初赛、复赛、决赛、总结表彰八个环节进行。
 
     (一)宣传报名
 
  1.主办方和各教学单位在校内广泛宣传竞赛内容,动员广大青年教师参赛。
 
  2.广大青年教师(除“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课程外)在本学院报名参赛。
 
  3.“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在政治学院报名并参加初赛。政治学院联系人:江孤迅。邮箱:[email protected]
 
  4.“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课任课教师在招生就业处报名并参加初赛。招就处联系人:向阳,电话:66367316。
 
  5.报名时间:7月5日至8月30日。
 
  参赛资格审核工作由各教学单位负责,9月9日前各单位将参赛教师报名表及汇总名单(见附件1)报教务处质量与评估办公室(办公地点:犀浦校区1303,邮箱:[email protected])。
 
   
 
  (二)师道讲堂
 
  为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强化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贯彻落实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
 
  在教学竞赛中特别设立“师道讲堂”环节,邀请校领导、专家讲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道内涵和我校“双严”的教学传统等,激发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激励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时间拟安排在9月中下旬。
 
  鼓励各学院邀请本单位、校内德高望重的教授或教书育人先进教师代表在教师中开展“师道讲堂”教育活动。
 
   
 
  (三)名师示范
 
  为了帮助广大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特邀请我校教学名师作示范教学,作为比赛的辅导环节。时间拟安排在9月中下旬,分文科类、理工科类、双语教学类三个单元示范。时间拟安排在9月中下旬,具体内容另行通知。
 
  鼓励各学院邀请本单位、校内教学名师、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结合本学院各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为青年教师上示范教学课。
 
   
 
  (四)国赛观摩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等部门联合于2012年初在全国教育系统启动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并于2012年8月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我校获得了理科、工科、文科类参赛选手的决赛视频资料。在讲课竞赛中特别增设“国赛观摩”环节,通过组织青年教师下载观看竞赛视频(可从教务处网站下载),学习观摩全国高校高水平青年教学能手的教学风采。
 
   
 
  (五)初赛
 
  1.初赛时间:9月
 
  2.由各教学单位组织,并成立以党政领导、专家组成的初赛选拔评委会,评选方式自定,可采取随堂听课或统一组织的形式,评委须填写《评委听课评价表》(见附件2)。经初赛,各教学单位、政治学院、招生就业处和峨眉校区评选出获得推荐奖和鼓励奖教师各若干名。其中获得推荐奖人数视全校及该教学单位、峨眉校区报名参赛人数比例,由学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委员会决定。获得推荐奖的参赛教师可进入复赛。
 
  3.政治学院负责组织全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竞赛初赛,并择优推荐教师参加政治学科所在组别的复赛。
 
  4.招生就业处负责组织全校“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课教学竞赛初赛,并择优推荐教师参加政治学科所在组别的复赛。
 
   
 
     (六)复赛
 
      1.9月30日前,各教学单位、政治学院、招生就业处和峨眉校区将参加复赛的推荐教师名单报教务处质量与评估办公室。
 
      2.复赛时间:10月中下旬。
 
      3.学校将各教学单位、招生就业处和峨眉校区经初赛获得推荐奖的全部参赛教师分为七个组进行复赛(具体分组参见下表),由学校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七个复赛评委会。复赛采取随堂听课、评阅教案和会场讲课相结合的形式。
 
  4.复赛分组:
 
  
   
    | 
      第一组 | 
      土木*、建筑、地环 | 
   
    | 
      第二组 | 
      交运*、经管、公管 | 
   
    | 
      第三组 | 
      电气*、信息 | 
   
    | 
      第四组 | 
      物理*、生物、力学、数学 | 
   
    | 
      第五组 | 
      机械*、材料、工业中心 | 
   
    | 
      第六组 | 
      政治*、艺术、外语、体育(限理论)、心理、图书馆、招就处 | 
   
    | 
      第七组 | 
      双语教学组 | 
  
 
 
  注:(1)峨眉校区参赛教师按参赛课程分配到各组。
 
  (2)双语教学课程不分学科类别,统一安排在双语教学组。
 
  (3)上表中带“*”号的为复赛工作负责组织单位,请该单位推荐一名秘书,负责复赛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七)决赛
 
  1.决赛时间:11月中下旬。
 
  2.决赛方式:讲课时间30分钟,决赛过程全程录像。
 
  3.学校将成立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校级评委会,评选出教学竞赛校级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
 
   
 
  (八)总结表彰
 
  1.请各教学单位认真总结赛事组织工作,在决赛结束后一周内,将竞赛简要工作总结(附5张相关照片)电子邮件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并将有分管院领导签字、盖章的纸质文档送至教务处质量与评估办公室(X1303)。
 
  2.主办单位将在决赛结束后,为按期举办且提交总结报告的各承办单位报销工作经费。
 
  3.颁奖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竞赛评价原则(总分100分):
 
  (一)教案质量(教材,讲稿,包括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设计)(20分)。
 
  1.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重点难点明确,深广度处理得当。
 
  2.教学内容能够反映本学科领域里的较新成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信息量大,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3.课堂教学过程整体设计合理,教学步骤和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拟授课量与实际授课量一致。
 
  5.教材选用适当。
 
  (二)课堂讲授质量(70分):
 
  1.教案实施情况:精选教学内容,备课充分,概念阐述清楚,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讲授熟练,教学效果好。
 
  2.教学能力:
 
  (1)讲解思路清晰、熟练,教学过程各环节连贯、时间分配合理。
 
  (2)应能积极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3)采用普通话讲课,语言准确、简洁、生动。采用双语讲课的,两种语言使用比例应适当,其外语还应当发音准确、表达流利、语速适中。
 
  (4)能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课件设计合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态度和仪表:体现教书育人和“双严”要求,仪表端庄、大方。
 
  (三)讲授特色(10分):
 
  授课方式新颖并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的可获得特色加分(不超过10分)。
 
  (四)决赛评审
 
  本届竞赛决赛评委会由专家和优秀青年教师代表组成,优秀青年教师代表由获得学校“最受本科生欢迎的老师”等荣誉、往届讲课比赛获奖青年教师代表担任。决赛中将引入学生对教师平时授课课程的日常评教得分作为决赛评分考核项目。
 
   
 
  五、奖励办法:
 
  凡在复赛和决赛中获奖的参赛教师,学校将颁发相应的获奖证书和奖金。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拟评一等奖8名,奖金5000元;二等奖16名,奖金3000元;三等奖若干,奖金1000元。
 
  在本次教学竞赛中获得校级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教师,学校将视为一项重要业绩,记入个人档案。同等情况下在教改立项、名师评选、出国进修、职称评定、职务聘任等方面将作为一项主要因素加以考虑。在本次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的教师将由学校推荐参加四川省及国家组织的相关教学技能大赛,对获奖者将给予相关的奖励。
 
   
 
  六、组织领导机构:
 
  本次竞赛由校工会、教务处、人事处、宣传部共同主办。主办方成立“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委员会及办公室(名单见附件3)负责各项工作的实施。
 
  各单位的教学竞赛组织工作由各分管本科教学的院领导、部门工会主席等组成的领
 
  导小组牵头实施。
 
   
 
  七、组织工作要求:
 
  1.鼓励各单位开展针对竞赛的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教学观摩、竞赛辅导、教学交流活动。
 
  2.请各学院加强对竞赛的宣传报道,下载竞赛海报模板(附件4)在初赛、复赛等阶段进行宣传,在比赛现场悬挂竞赛名称布标: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学院分赛场),并为赛况拍照。提前三天将赛程安排(只提供竞赛时间、地点、参赛教师、特邀专家或评委等基本信息)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并电话确认,以便主办方在全校总体宣传公告。校工会联系人:李艳春,张宏亮,联系电话:87634253;教务处联系人: 李元静,姬晓旭,联系电话:66366082。
 
  3、为规范竞赛组织工作,教学PPT的海燕论坛使用统一的竞赛模板(附件5),第二页及以后内容可用自选模板。请各参赛教师自行下载。
 
   
 
  八、未尽事宜,由校工会、教务处、人事处、宣传部负责解释。
 
   
 
   
 
  附件:
 
  1.“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报名表
 
  2.“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评委听课评价表
 
  3.“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委员会及办公室人员名单
 
  4.“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学院分赛场海报
 
  5.“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PPT海燕论坛模板
 
   
 
   
 
   
 
   
 
   
 
   
 
   
 
   
 
   
 
   
 
   
 
   
 
   
 
   
 
   
 
   
 
  附件1:   
 
  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报名表
 
   
 
  院(系)、中心:                          教研室:                   
 
  
   
    | 
      姓  名 | 
        | 
      性  别 | 
        | 
      民 族 | 
        | 
   
    | 
      出生年月 | 
        | 
      工作时间 | 
        | 
      籍 贯 | 
        | 
   
    | 
      学  历 | 
        | 
      学  位 | 
        | 
      职 称 | 
        | 
   
    | 
      联系电话 | 
        | 
      Email地址 | 
        | 
   
    | 
      参赛课程名称 | 
        | 
      课程性质(必、限、选) | 
        | 
   
    | 
      教材名称及出版社 | 
        | 
      课程类别 | 
        | 
   
    | 
      个人教学 
      经历简介 | 
        
        
        
                               报名人签字: 
                                   年    月   日 | 
   
    | 
      提交的讲课教学文件名称及相关资料说明 | 
        
        
        
      报名人签字: 
      年    月   日 | 
   
    | 
        | 
        | 
   
    | 
      院(系)中心负责人审核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注:报名时间7月5日至8月30日,填写提交本报名表的同时,请参赛人将参赛的相关资料书面和电子文档一并报交,其中必须包括:
 
  1.本人曾经主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各一份【书面】;
 
  2.本人曾经主讲课程的部分教案(讲稿)一至三章【书面】。
 
   
 
   
 
  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汇总表
 
  单位: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专业技术职务 | 
      联系方式 | 
      是否 
      双语教学 | 
      比赛课程名称 | 
   
    | 
      1 |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说明:综合得分满分100分,每个单项满分为10分,评价等级所代表的分数为:优秀10分,良好8分,合格6分,不满意0分。评委在相应的栏目内打√即可。授课方式新颖并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的可获得特色加分,特色分最高10分,最低0分。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特色加分,对有特色者需写出“特色简述”。
 说明:综合得分满分100分,每个单项满分为10分,评价等级所代表的分数为:优秀10分,良好8分,合格6分,不满意0分。评委在相应的栏目内打√即可。授课方式新颖并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的可获得特色加分,特色分最高10分,最低0分。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特色加分,对有特色者需写出“特色简述”。
 黄  涛  霍娅敏   李宏图   李遂焰   李宗平   廖周伟   马德芹唐跃勤  王建琼  吴  平   许义文   杨  燕   易伯伦   易思蓉   赵  舵  曾东红  郑  江   朱德贵   朱正安   朱志武